南水北调通水十周年 湖北台全媒报道展现南水北调伟大成就与时代价值
摘要:2024年12月12日,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。
2024年12月12日,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。湖北台多角度发力、全媒体聚焦,以丰富的形式、感人的故事、多元的角度展现了南水北调伟大成就与时代价值。其中,《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南水北上 十年印记》被中央网信办全网置顶推介。
云端接力:多地联动讲述南水北调的故事
新闻中心联合北京台、天津台、河北台、河南台共同推出全媒体新闻行动《南水北调这十年》,其中2小时全媒体直播分设北京、湖北两个直播间,由四个篇章《南水润北方》《为净水北送》《永远的故乡》《一起向未来》组成。直播聚焦鄂豫冀津京五地10年来生活生产生态的沧桑巨变,采用记者连线、新闻特写、背景短片、移民故事分享会、嘉宾点评等形式,以点带面展现这一世纪工程的宏伟图景。五地还将南水北调的故事进行了“云端接力”,长江云新闻、大象新闻、冀时、津云、北京时间、潮新闻以及全国广电联盟的多家客户端同步进行了视频直播。本次融媒报道实现了“多地联动报道、大屏小屏互动、音频视频互补”的矩阵宣传格局,进一步扩大了融合传播效能。
此外,电视大屏《湖北新闻》《湖北10’》以“南水北上 十年印记”为主题,推出20分钟的整版特别报道,从宏大叙事到深度访谈再到情感共鸣与媒体聚焦,层层递进,全方位立体展现南水北调工程的民生意义与深远影响。
水下探秘:纪录片《水下的故乡》水下拍摄南水源头
新闻中心重磅打造纪录片《水下的故乡》,多角度呈现时代的变迁和人民幸福生活,展现湖北人民顾大局、晓大义,为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”全力保护水源地水质的责任与担当。9月初,北京的顶尖水下摄影师祁昊,带着300-400斤的潜水装备,跨越1432公里,潜入水源地的水下50米,替南水北调的移民们,看看他们早已沉入水下的故乡。12月10日,《水下的故乡》先导片出炉,吸引众多网友关注。
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宣传,结合地方风物,我台还推出了包括《北京的稻田里,藏着什么秘密?》《南水北调(diào),也是南水北调(tiáo)》《北京真的有“海”,还种了水稻!》《守水护水无小事》等一系列新媒体报道,进一步丰富了报道维度。
接力直播:“南水”北上十年的生态巨变
12月12日,电视综合事业部联合京津冀豫媒体共同推出特别策划《一泓南水 润北十年——五省市融媒体大型直播》,跟随丹江水一路北上,接力直播“南水”北上十年的生态巨变,见证新时代绿水长流的壮美画卷。河南民生频道,河北经视、北京日报等新媒体矩阵同步直播,澎湃新闻等媒体大号转发,新媒体团队二度创作,5条短视频登上同城热搜榜。
广播访谈:“汉水的女儿”梅洁讲述“水从故乡来”
国际传播中心记者和在北京定居的湖北籍国家一级作家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、“汉水的女儿”梅洁一路从丹江口到北京,探访一江清水和父老乡亲,讲述守护北方人民“大水井”的新故事。
此外,国际传播中心还发布短视频,讲述智利地质学家小龙在探寻丹江口地质奥秘的旅程中,发现工程背后人与自然的对抗和协调的故事,进一步深化了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认识。
(责任编辑:成雨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