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柳芳 | 新闻广播事业部

2020-07-07 17:12:55  来源:湖北广播电视台

摘要:柳芳同志是是一名熟练掌握采、编、播、控业务的全能型新闻人,是重大和应急报道的绝对主力。从业14年,有近70件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,其中3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、20多件作品获国家级奖项。

柳芳同志是是一名熟练掌握采、编、播、控业务的全能型新闻人,是重大和应急报道的绝对主力。从业14年,有近70件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奖项,其中3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、20多件作品获国家级奖项。

作为湖北广播电视台重点新闻节目《焦点时刻》主播,柳芳坚持上了十年早晚班,十年来,三分之一时间值班住在台里;十年来,2000多天清晨6点前到岗。付出终有收获,在她的带领下,《焦点时刻》常年在湖北市场收听率排名第一,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创优十佳新闻类一等奖。

2019年以来,柳芳的突出成绩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:

一、专业与担当,身先士卒为职业增光。

多年深度调查记者的经历,使得柳芳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上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。 从2019年12月底至今,她一直奋战在疫情报道的第一线。

1、发出疫情报道湖北主流媒体第一声。2019年12月30日起,社交媒体上陆续出现“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”的言论,一时间恐慌情绪蔓延。柳芳敏锐意识到这一事件的重大性和敏感性,她当即调度记者与卫健部门联系,掌握了一手信息。在事情还极度不明朗的时候,如何发声怎么发声考验着新闻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。次日上午不到11点,她整合多方信息,在湖北之声微信号上刊发《武汉不明原因肺炎已做好隔离,检测结果将第一时间对外公布》,这篇稿件聚焦热点,直面疑惑,并采用官方权威信息,第一时间告知公众 “有关部门已经掌握最新动态,正在积极应对”。

——这是湖北主流媒体在疫情中的第一次发声。

与此同时,她派出记者奔赴舆论漩涡华南海鲜市场进行了走访调查,拍回了大量一手新闻素材,第一时间在微博发布,并将信息做了归类整理。公开报道《华南海鲜市场目前正常有序营业》立足“安抚人心、消除公众恐慌” ;《华南海鲜市场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》等建设性意见则被形成资料报送有关部门。

——这是疫情初期国内第一家到华南海鲜市场采访的媒体。

2、策划主持应急直播记录重大历史时刻。2020年1月23日凌晨五点多,正在台里值班的柳芳看到武汉市发布了“暂时关闭离汉通道、暂停运营公共交通”的紧急通知。她意识到这是前所未有的特殊时刻,并当即决定,改变原定安排,进行应急直播。一个半小时的节目结束后,湖北之声临时决定增加一场应急大直播记录武汉切断离汉通道、关闭公共交通的全过程。已经工作了4个多小时没吃没喝的她继续上场。没有时间准备,没有完整文稿,坐在话筒前的她从容不迫,条理清楚。

这天三小时的节目成为了很多人点赞的应急直播样本,湖北之声成为了第一家直击武汉“封城”全过程的媒体,彰显了主流媒体在应急报道中的力量和作为。

武汉“封城”76天,她承担了30多场突发、重大的现场直播,累计主持应急直播50多个小时。

3、主动请缨,奔赴疫情报道第一线。2月初,她主动请缨到武昌区中华路街道疫情最严重的楚材社区蹲点采访。为专心做好报道,她拎着行李箱住进了没有暖气没有热水天天盒饭的宾馆。

蹲点采访持续至今已四个多月,她一直坚守在社区防控第一线,亲身体验、用心观察采写了几万字的深度报道。这一篇篇冒着“热气”的报道紧扣社区防疫的重要节点,记录了战“疫”历程,为英雄城市和英雄人民画像,成为一个个小“窗口”,映射出这场波澜壮阔的疫情阻击战中的真实图景。

她的报道聚焦社区、医院、隔离点,关注普通市民、医护工作者、外来务工人员,十多篇作品被全网转载转发,其中多篇成为融合传播的“爆款”,被中央媒体和学习强国平台重点推介,充分发挥了正面宣传鼓舞人、激励人的作用。

战疫期间,她的个人事迹相继被人民网、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、《中国广播》杂志、《三项学习教育》杂志、中国记协公众号等媒体、端口报道刊发。

二、继承与创新,让传统广播焕发新气象。

十年前,柳芳领命成为大时段直播改革先行先试排头兵——重点新闻节目、中国新闻名专栏《焦点时刻》的主播和负责人。她坚持一步一个脚印,每年都有创新,每年都向前进。

2019年,在她的主导下,《焦点时刻》老树发新芽。

1、积极打造有温度、有深度、有力度的广播线上节目强势平台,有效引领舆论。在《焦点时刻》节目中开设《焦糖评论》专栏,拓展优质新闻评论员,以导向正确、及时权威、形式多样的短评、述评、点评等与碎片化传播的网络信息形成差异,既提供思想,更引领方向。坚持每天在九头鸟FM设立“互动话题”,以充分的节目互动和网络互动形成丰富饱满的观点汇聚,达成对社会问题的共识。进一步夯实主流新闻基石,更强有力发挥主流媒体在价值取向和舆论宣传上的主力军作用。自九头鸟FM创建以来,《焦点时刻》的每日互动量以及累计互动量均位居全台广播新闻节目第一位。

2、深耕内容生产,制播优势节目,赢得双丰收。2019年,立足于《焦点时刻》节目组,柳芳策划成立“焦糖工作室”,组建产学研团队,充分利用和发挥《焦点时刻》内容创作强项,巧用外力(高校广电系)弥补团队视频制播能力短板,打造融合传播的优质产品。2019年7-9月,“焦糖工作室”策划制播微纪录片《档案里的湖北》,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。该项目立足融合传播,视频版在中央网信办举办的“70年70件镇馆之宝微视频大赛”中获奖,并在湖北省2019年网络视听大赛中获评优秀奖;音频版在《焦点时刻》线上播出,在十多家音频客户端合集放送;图文版在学习强国、今日头条、腾讯新闻等平台多次推送,放大传播效能。该项目获得湖北省档案馆高度肯定,2020年又合作打造融媒体报道《档案里的战疫故事》。

此外,“焦糖工作室”相继为多个政府部门制播系列节目,目前已累计吸纳政府部门经费支持近百万,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。

三、探索与突破,融合传播屡创佳绩。

1、全国两会报道再探新路。2019年全国两会,因母亲处于癌症化疗期,柳芳原本并未参与两会报道。但出发前一天,同事急症发作,她临危受命紧急赴京。

“既然来了,就要做出亮点”,她充分发挥自己多年两会报道的经验,策划并主持了三期全媒体访谈。其中,《<政府工作报告>里的大城小事》首次打通广播电视大小屏同步直播,作为全国融合传播典型被央视《新闻联播》报道;《2019对话长江——青山绿水再出发》将直播间搬入中国联通位于长安街上的5G直播间,首次探索引入5G技术直播,该节目案例被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重点推介。

2020年全国两会,受疫情影响不能赴京报道,她不甘示弱,创新探索,用“云直播”的理念,做大“对话长江”IP。为提继续升节目影响力,她主动对接上海、重庆等地媒体,采用四地同屏云端对话的融合新方式,推出《2020对话长江——牵手的力量》,多平台同步播出。特殊时期,连续制播7年的《对话长江》再获成功,在重庆、上海、北京等多家媒体客户端同步播出,一小时在线观看量超过300w+,获得全国新闻广播同行的高度肯定。

2、融合传播亮点频出。自2016年武汉马拉松创办以来,柳芳一直参与牵头并主持一年一度的《听见汉马》直播,她将此作为广播媒体赛事融合报道的实验窗口,一年一小步,年年有创新。其中,2019年武汉马拉松,她策划并主导、主持的现场直播将5G+VR+高清技术融合进直播,实现了广播媒体赛事报道的新高度。该项目是中国联通5G技术在湖北省内的第一次应用,中国联通总公司派专人到武汉提供技术支持,其品牌效应吸引华为公司连夜主动要求投放数万元广告。事后,直播的效果和影响力受到多方肯定,被联通和华为作为对外宣传案例在亚非多地展示。

在2019年武汉军运会报道中,她时刻坚持导向为魂、移动为先、内容为王、创新为要的原则在融合传播上全面发力。她组建军运会融合内容生产小组,团队生产刊播图文音视频产品近千条(次),全网累计阅读超2亿。除做好广播、图文报道外,重点发力短视频,多条产品播放量过千万,其中,《复兴号开进军运会开幕式现场》单条视频播放量2700w+,位列抖音#武汉军运会#话题榜播放量第二名。

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,她主创的《浙江援汉ICU主任直播中哽咽流泪》被数百家媒体转载转发,上了微博热搜话题,累计阅读量突破3亿,成为全网传播爆款。她牵头负责湖北之声融媒体内容宣推工作 ,24小时不打烊,实现湖北之声各端口大幅增粉,其中短视频平台增粉200w+,微博平台增粉20w+;短视频播放量数十亿。疫情期间,据尼尔森统计数据,湖北之声的融合传播指数稳居全国新闻广播前三强。

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,柳芳学习领会并深刻认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要求,在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、提升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等方面持续强化创新,知行合一。

因为业绩突出,她连续3年被武汉大学新闻学院聘为客座教授,讲授《主持人言论》课程。

2019年7月,她入选湖北省“青年讲师团”。

她作为第一作者的两件作品获得2019年度湖北新闻奖一等奖。

2020年5月,在全国“两个一批”人才选拔中,她位列湖北省青年创新人才候选人综合成绩第一名。

2019年至今,她在各类期刊杂志刊发论文5篇。

努力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,努力为社会进步和百年追梦作出更大贡献,不负伟大时代,不负光荣使命——这是柳芳的初心,也是她的坚守。

返回顶部